心理教室

社交電池續航力低?內向不代表不擅社交!

近年流行的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BTI)性格測試中四個評量標準,其中的「能量態度」(Energy)指標將人劃分為外向或內向(E/I),分別代表關注力向外與向內的人群。1 一直以來,大眾普遍認為內向的人社交能力低,而外向的人有更良好的溝通者形象。2 不過,最近出現的新概念:社交電池,可能推翻以往的刻板印象。

社交電池是什麼?3

  • 社交電池(Social battery)是形容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的能量高低的比喻方式
  • 跟電子產品一樣,每個人的社交電池都有不同的續航能力
  • 進行社交會消耗社交電池的電量,消耗的速度取決於不同因素
  • 社交電量耗盡時,便需要休息或進行能夠「充電」的活動

 

性格與社交電量1,3-5

根據心理學家Carl Jung提出的性格外向性與內向性的理論,大眾及其他學者逐漸延伸他們對外向和內向的人的理解:

外向

  • 健談、精力充沛、表達較為直率
  • 享受交流和活動、喜歡社交
  • 從外在獲得能量、社交電量較高

 

內向

  • 更喜歡思考、內斂、表達較為含蓄
  • 享受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更容易感到社交疲累
  • 從內在獲得能量、社交電量較低

 

雖然這些定義是總括大部分人的性格特質的結論,但社交能力與喜好都因人而異,不需被任何觀念定型。內向的人也能享受社交的過程,社交電量低也不代表不擅社交。

 

增加社交電量消耗的因素3

  1. 與某些人(如:上司、陌生人)社交,讓社交壓力更大
  2. 不愉快的社交過程
  3. 大型的社交場合
  4. 長時間的社交活動
  5. 權力失衡的場合(如:遇到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狀況)

 

如何為社交電池充電?3

  1. 了解自己所需的充電時間:每一個人所需的恢復時間都不一樣,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能幫助在社交節目之間安排補充社交電量的時間
  2. 提前安排休息時間:在知道即將會參與高強度的社交活動時,提前安排在活動後的休息時間
  3. 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有些人會發現自己較喜歡安靜休息,而有些人會認為某些活動更能幫助他們充電,如瑜伽、園藝、手工等
  4. 交替參與高低社交強度的活動:保持日常中有高強度及低強度的社交活動的變換,更能維持社交電量充足
  5. 在長時間的社交活動中尋找獨處的機會:在長時間需要社交的場合(如:與朋友旅行時),可以適當地尋找讓自己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比如自己散步或閱讀
  6. 與他人溝通:讓身邊的人了解自己的社交偏好,能夠讓大家明白缺席某些社交活動並不代表拒絕社交,而是自我照顧的行為

 

社交電池的續航力因人而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社交偏好、在電量低時懂得休息充電。在保持社交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大家都能發揮自己的社交技能與能力,與身邊的人相處理想。

 

 

參考資料:

  1. Woods et al. Myers Brigg. StatPearls. 2022.
  2. What’s Your Type? Using the Myers–Briggs Personality Inventory to Improve Team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Teacher. 2009.
  3. Medical News Today. What is a social battery?. Available at: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social-battery. Accessed 10 Dec 2024.
  4. Psychologische Typen, Rascher Verlag, Zurich – translation H.G. Baynes, 1923. Available at: https://psychclassics.yorku.ca/Jung/types.htm?source=post_page—–5efe85fd466. Accessed 10 Dec 2024. 1921.
  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