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健百科
類鼻疽菌感染人數近月攀升,6招必剎技預防類鼻疽感染
2022/10/28
類鼻疽到底是甚麼?病毒會否人傳人?香港今年錄得類鼻疽的感染個案數目較以往每年的數目有所增加,截至10月25日共錄得34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1 類鼻疽的死亡率約為40-75%,感染情況實在值得關注。2 立即了解類鼻疽相關資料,提高警覺,預防感染。
類鼻疽是甚麼2
類鼻疽(Melioidosis)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傳染病,可以影響人類和動物如羊、豬、貓、狗等。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
常見感染部位3
一旦受到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可經皮膚進入血液循環散播至心臟、腦、肝臟、腎臟、關節、眼睛等。
症狀2
視乎感染的部位,常見的症狀包括:
- 發燒
- 頭痛
- 潰瘍
- 胸痛
- 咳嗽
- 咳血
- 局部痛楚或腫脹
- 局部淋巴結腫大
患者可能被診斷為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慢性化膿性感染等。所以,如有任何相關症狀,建議盡快求醫以作進一步化驗。
潛伏期2
潛伏期通常為2至4星期,部分介乎1天至數年。
傳播途徑1,2
- 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經皮膚損傷/傷口)
- 吸入受污染的微塵/水滴
- 飲用受污染的水
- 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
類鼻疽病菌一般不會人傳人或經動物傳人,但會隨着強風或暴雨令病菌更容易曝露於地面及散播。
高危人士2
有長期病患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受感染的風險較高,例如:
- 糖尿病
- 肺病
- 肝病
- 腎病
- 癌症
從事農務、地盤、實驗室和醫護工作的人士也可能於工作環境中受感染。
治療方法2,4
受感染人士可以進行抗生素治療。視乎感染程度,患者首先會進行為期2-8星期的靜脈注射治療,然後接受為期3-6個月口服抗生素治療。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治療。
預防方法2
現時並沒有疫苗預防類鼻疽,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及水源
- 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穿上水靴
-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應進行清洗或淋浴
- 身體有傷口應盡快處理,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並要徹底煮熟食物
市民應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勤洗手。如有懷疑,應盡快求醫。
參考資料:
- 衞生防護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三宗新增類鼻疽感染確診個案及計劃把類鼻疽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Available at: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10/25/P2022102500667.htm?fontSize=1. Accessed 26 October 2022
- 衞生防護中心. 類鼻疽.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1110.html. Accessed 26 October 2022
- Queensland Government. Melioidosis. Available at: http://conditions.health.qld.gov.au/HealthCondition/condition/14/33/455/melioidosis. Accessed 26 October 2022
- Center for Disease and Prevention. Melioidosis treat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cdc.gov/melioidosis/treatment/index.html. Accessed 26 October 2022
熱門文章
2024/03/28
2024/04/18
2024/04/15
2024/04/12
2024/04/12